俯仰无愧
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李淳的年轻人。他为人正直善良,做事踏实认真,深受村民们的喜爱。尽管家境并不富裕,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:做人要堂堂正正,行事要俯仰无愧。

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商人,声称要在附近开矿。这消息让村民们既兴奋又担忧。兴奋的是,开矿或许能带来财富;担忧的是,这片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,一旦破坏,后果难以预料。商人为说服大家,拿出了一袋沉甸甸的银两,找到村长,希望他帮忙劝说村民同意开采计划。

作为村里最有威望的人之一,李淳被邀请参与讨论。面对商人的诱惑和部分村民的动摇,李淳站了出来。他说:“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毁掉家园,将来我们的子孙该如何生存?我宁愿清贫度日,也不愿做让自己羞愧的事。”他的言辞恳切,打动了许多犹豫不决的村民。

然而,事情并未因此结束。商人见软硬兼施无效,便暗中散布谣言,说李淳是因为嫉妒才反对开矿。一时间,流言四起,李淳成了众矢之的。但无论外界如何诋毁,李淳始终泰然处之。他相信,只要自己问心无愧,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。

不久后,邻村因为盲目开矿引发了严重的山体滑坡,不仅田地被毁,还造成了人员伤亡。这一事件让村民们彻底醒悟过来,纷纷感谢李淳当初的坚持。而那位商人也灰溜溜地离开了村子。

事后,有人问李淳:“当时压力那么大,你难道没有害怕过吗?”李淳微微一笑,说道:“一个人若能做到俯仰无愧,天地自宽。即使全世界误解我,我也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。”

从此以后,“俯仰无愧”四个字成了村里人教育后代的重要信条,而李淳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。

yǎng
kuì

「俯仰无愧」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仰不愧于天,俯不愧于人。”

「俯仰无愧」解释

比喻没有做亏心事,并不感到惭愧。

「俯仰无愧」示句

上一篇:俯仰由人
下一篇:釜底游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