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底抽薪
在一座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明的年轻人。他聪明机智,但家境贫寒,靠砍柴为生。一天,村子里传来消息:山上的泉水突然断流了!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干涸,大家心急如焚,纷纷议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
阿明决定上山查看原因。经过一番跋涉,他发现原本清澈的泉眼被一堆枯枝和泥沙堵住了。然而,奇怪的是,这些枯枝摆放得十分整齐,不像是自然堆积而成。阿明仔细观察四周,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隐蔽的木屋,里面似乎有人影晃动。他悄悄靠近,听见里面的人正得意洋洋地说:“只要控制住这泉水,那些村民迟早会乖乖听话!”
原来,这是附近另一个村子的恶霸故意堵住泉眼,想借此要挟山村居民交出土地。阿明听后怒火中烧,但他知道硬拼不是办法。他冷静下来,想到了一个计策——釜底抽薪。如果直接与恶霸对抗,不仅危险,还可能激化矛盾;但如果能彻底清除泉眼的堵塞物并毁掉对方的工具,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夜幕降临,阿明趁着月色潜入木屋,找到了恶霸用来搬运枯枝的工具,并悄悄将它们藏到了远处的山洞里。随后,他又返回泉眼处,用自己带来的铁锹一点点清理堵塞物。等到天亮时,泉水终于重新涌出,顺着沟渠流回了村庄。
第二天,恶霸发现自己的工具不见了,泉眼也恢复了原状,气得暴跳如雷,却无计可施。没有工具,他无法再次堵住泉眼,只能灰溜溜地离开。村民们得知真相后,对阿明赞不绝口,称他为“智勇双全的好青年”。
从此以后,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,而阿明的故事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。“釜底抽薪”的智慧,让所有人明白了面对困难时,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才是最重要的。
釜
底
抽
薪
「釜底抽薪」出处
汉·董卓《上何进书》臣闻扬汤止沸,莫若去薪。”
「釜底抽薪」解释
釜古代的一种锅;薪柴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「釜底抽薪」示句
如今有个道理,是~”之法,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,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。★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