蜉蝣撼大树
在一片宁静的森林里,一棵参天大树矗立在小溪旁。它的枝叶繁茂,树干粗壮,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几百年。每天,飞鸟在它的枝头栖息,松鼠在它的树洞中安家,甚至连路过的小鹿也会停下来,在它的阴影下乘凉。
一天,一只蜉蝣从溪水中飞了出来。它轻盈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生命虽然短暂,但它却充满了热情和勇气。“我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!”蜉蝣对自己说,“我要让这棵大树知道我的存在!”于是,它决定挑战那棵巨大的树——用自己微小的身体去撼动它。
蜉蝣鼓足了全身的力气,用尽所有能量撞击树干。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尽管每一次碰撞都像是鸡蛋碰石头般毫无效果,但蜉蝣没有放弃。“我一定能成功!只要坚持下去,总会有变化的。”然而,无论它如何努力,大树依然纹丝不动,仿佛根本没有感觉到这个小小生物的存在。
这时,一只正在树上休息的老鹰注意到了这一幕。它俯冲下来,停在一根低矮的树枝上,对蜉蝣说道:“你为什么要做这样徒劳无功的事情呢?你的力量太渺小了,根本不可能撼动这样一棵参天大树。”
蜉蝣喘着气回答:“我知道我很弱小,但我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。即使无法改变什么,至少我尝试过,不留下遗憾。”
老鹰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道:“或许你的行动确实无法撼动大树,但你的精神值得尊敬。与其耗费精力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,不如想想其他方式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。比如,你可以欣赏大树的美丽,与它共存,而不是试图征服它。”
蜉蝣听后恍然大悟。它停下动作,静静地环绕大树飞行,第一次认真观察起那些粗糙的树皮纹理、摇曳的绿叶以及隐藏其中的生命。它发现,原来自己不需要撼动大树,也可以成为这片森林的一部分。
最终,蜉蝣选择停留在一片叶子上,享受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。虽然它终究没能撼动大树,但它的故事却留在了森林里,成为一种关于勇气与智慧的启示。
蜉
蝣
撼
大
树
「蜉蝣撼大树」出处
明刘昌《悬笥琐探恃才傲物》汤家公子喜夸诩,好似蜉蝣撼大树。”
「蜉蝣撼大树」解释
比喻自不量力。
「蜉蝣撼大树」示句
假使你内省不疚,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~,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?★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三篇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