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寿绵绵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福伯的老人。他年过八旬,却依然精神矍铄,步履稳健。村民们都说,福伯不仅长寿,而且一生平安喜乐,真是“福寿绵绵”的典范。
福伯年轻时家境贫寒,但他从不怨天尤人,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。有一次,村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,庄稼颗粒无收,许多人家都陷入了困境。然而,福伯却主动拿出自己储存的粮食,分给那些揭不开锅的邻居。有人问他:“你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,为什么还要帮助别人?”福伯笑着回答:“有福同享,才能福气长久啊!”
岁月流转,福伯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,纷纷搬到城里工作和生活。但福伯选择留在村里,与青山绿水为伴。他喜欢种菜养花,还经常把新鲜的蔬菜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。每逢节日,福伯的院子里总是热闹非凡,因为孩子们会带着孙辈回来探望他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、聊天,其乐融融。
有一天,一个年轻的画家来到村里写生。他看到福伯正在树下喝茶,便上前攀谈起来。画家被福伯慈祥的笑容和豁达的态度深深吸引,于是画了一幅肖像送给他,并题字“福寿绵绵”。福伯接过画,哈哈大笑:“我哪懂什么福寿绵绵,只是觉得做人要知足常乐罢了。”
多年后,福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,享年九十九岁。他的故事和那幅画一起流传了下来,成为村里人教育后代的榜样。大家明白,“福寿绵绵”并非单纯的幸运或长寿,而是源于善良的心地、宽广的胸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。
福
寿
绵
绵
「福寿绵绵」出处
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一折则愿的哥哥福寿绵绵,松柏齐肩者。”
「福寿绵绵」解释
福多寿高。是祝颂之辞。
「福寿绵绵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