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躬自问
夜深人静,月光如水般洒在书房的窗台上。林远坐在书桌前,手中握着一支毛笔,却迟迟未落墨。他刚刚收到一封来自家乡的信,信中父亲提到村里有人因贫困而无法供孩子读书,希望他能伸出援手。林远是县里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,但薪俸微薄,平日生活也仅能勉强维持。面对这样的请求,他内心挣扎不已。
放下信纸,林远长叹一声,抬头望向窗外。皎洁的月光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脸庞,他忽然想起了一句成语——“抚躬自问”。他闭上眼睛,将手掌轻轻按在胸口,低声对自己说道:“我是否已经尽了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?我的能力有限,可我真的无能为力了吗?”
思绪回到几年前,他初到县城时立下的誓言:无论富贵贫贱,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然而,这些年为了生计奔波,他渐渐忽略了当年的理想。如今,当他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时,不禁感到一阵羞愧。或许,他确实没有太多余钱,但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影响力,号召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。
第二天清晨,林远带着一份计划书找到了几位当地的乡绅和商人。他诚恳地讲述了村里的困境,并提议设立一个助学基金,由大家共同出资支持贫困学子完成学业。起初,有些人犹豫不决,但在林远的坚持和感染下,最终有几位愿意慷慨解囊。不久后,这个小小的助学计划正式启动,第一批受助的孩子们终于踏入了学堂的大门。
站在学堂门口,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笑脸,林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再次“抚躬自问”,这一次,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:虽然个人力量有限,但只要心怀善意并付诸行动,就一定能为世界带来一些改变。
抚
躬
自
问
「抚躬自问」出处
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今以愚昧,于此获罪,所知为之流涕,路人为之叹息。抚躬自问,为幸多矣!”
「抚躬自问」解释
反躬自问,指自我反省。
「抚躬自问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