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石沉木

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:村后的深潭中藏有一块会浮在水面上的石头和一根沉入水底的木头。据说,这两件神奇的物品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平衡,只有心地纯净且智慧过人的人才能找到它们。

村里有个年轻人叫阿岩,他自幼父母双亡,靠砍柴为生。虽然生活清贫,但他性格乐观,乐于助人。一天,他在集市上听到一位老人讲述《浮石沉木》的故事,心中顿时燃起了好奇之火。“如果真有这样的宝物,那或许能改变村子的命运!”阿岩暗下决心,一定要找到它们。

第二天清晨,阿岩带着干粮和工具来到深潭边。潭水幽深,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鸟鸣与风声。他蹲下身子,仔细观察水面,试图发现任何异常。然而,接连几天过去,除了疲惫和饥饿,他一无所获。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。老者问:“年轻人,你为何执着于此?”阿岩回答:“我想找到浮石和沉木,用它们的力量帮助乡亲们。”

老者微微一笑,说道:“浮石与沉木并非真正的宝物,而是对人心的考验。若你能明白何为‘轻如鸿毛’、何为‘重如泰山’,答案自然显现。”说完,老者便消失不见。阿岩陷入了沉思:什么是轻?什么又是重?他回想起自己多年来的生活,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善举,却让村民们倍感温暖;而一些贪婪自私的行为,即使再小,也会伤害他人。

第三天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潭水上时,阿岩突然明白了。他从岸边拾起一块普通的石头,将它轻轻放入水中——石头竟奇迹般地漂浮起来。他又折下一截枯木,丢进潭中,木头缓缓沉入水底。阿岩恍然大悟:浮石代表善良与谦逊,虽不起眼却能承载希望;沉木则象征骄傲与欲望,外表坚实却难以长久。

从此以后,阿岩变得更加勤勉和仁慈。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整个村庄,使大家团结互助,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。至于那块浮石和沉木,则被他留在潭中,作为永恒的启示。

shí
chén

「浮石沉木」出处

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夫众口之毁誉,浮石沉木,群邪所抑,以直为曲。”

「浮石沉木」解释

比喻是非颠倒。

「浮石沉木」示句

文肃之股肱国本,眉目清流也,而不能免于~之口。★清·钱谦益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》
上一篇:浮皮潦草
下一篇:浮生切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