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光掠影

林夏是一名年轻的摄影师,总是背着相机四处游走。她热爱捕捉生活中的瞬间,但她的导师却常常批评她的作品:“你的照片虽然漂亮,但缺乏灵魂,就像‘浮光掠影’一样,只停留在表面。”林夏对此不以为然,她认为只要画面足够美,就足以打动人心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林夏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采风。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,也没有绚丽的霓虹灯,只有淳朴的村民和宁静的田野。一天清晨,她在村口遇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,他正坐在门槛上修补一只破旧的竹篮。阳光洒在他的皱纹间,那双粗糙的手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
林夏举起相机,迅速按下快门。然而,当她回看照片时,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于是,她放下相机,与老人攀谈起来。老人告诉她,这只竹篮是他年轻时亲手编织的,曾用来装满丰收的粮食,也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。如今篮子坏了,他依然舍不得丢弃,因为它见证了太多珍贵的记忆。

听完这些话,林夏重新拿起相机,这次她不再急于拍摄,而是仔细观察老人的动作、表情以及周围的一切。夕阳西下,老人专注地修好最后一根竹条,露出了满足的笑容。林夏按下了快门,那一刻,她感到自己的镜头终于抓住了某种深沉而真实的东西。

回到城市后,这张照片获得了摄影比赛的大奖。评委评价道:“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技艺,更传递出情感与生命的厚度。”林夏终于明白,“浮光掠影”虽美,却无法真正触动人;唯有深入事物的本质,才能让艺术焕发出真正的光彩。

guāng
lüè
yǐng

「浮光掠影」出处

唐·禇亮《临高台》诗浮光随日度,漾影逐波深。”

「浮光掠影」解释

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,一晃就消逝。比喻观察不细致,学习不深入,印象不深刻。

「浮光掠影」示句

学问从实地上用功,议论自然确有根据;若~,中无成见,自然随波逐流,无所适从。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八回
上一篇:浮光跃金
下一篇:浮花浪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