拂袖而归
在一座繁华的古城中,有一位名叫李远的年轻书生。他才华横溢,却因家境贫寒,常常被人轻视。这一年,朝廷举办科举考试,李远满怀希望地前往京城,希望能一举高中,光宗耀祖。
然而,现实总是残酷的。尽管李远的文章辞藻华丽、见解独到,但因为没有权贵推荐,他的试卷被主考官随意搁置一旁。放榜之日,他看到那些平日里不学无术却出身显赫的人金榜题名,而自己的名字却不见踪影。他感到无比失望和愤怒,心中的理想仿佛瞬间崩塌。
回到住处后,一位同乡劝他:“李兄,不如再忍耐几年,等时机成熟了,或许还有机会。”但李远摇了摇头,坚定地说:“我读书是为了明理济世,而不是屈从于权势。若这世间容不下正直之人,我又何必继续留在这里?”说罢,他拂袖而起,决定离开这个令他失望的地方。
一路上,李远穿山越岭,心境逐渐平静下来。他路过一个小村庄时,发现村民们正在为旱灾发愁,田地干裂,庄稼枯萎。李远虽然不是农事专家,但他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修建水渠,引远处的溪流灌溉农田。在他的带领下,村民们齐心协力,终于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后来,村里的长老感激地对他说:“李先生,你这样的才德之人,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能力啊!”李远微微一笑,说道:“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,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,才是我的追求。”说完,他再次拂袖而去,消失在青山绿水之间。
从此以后,“拂袖而归”成了人们对李远的评价。他虽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洒脱与高尚。
拂
袖
而
归
「拂袖而归」出处
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您都待重裵而卧,列鼎而食,不如我拂袖而归。”
「拂袖而归」解释
拂袖甩袖子,表示意志已决。指毫无留恋,回到家乡归隐。
「拂袖而归」示句
厌红尘,~,为丘壑情浓,名利心灰。★元·汪元亨《折桂令·归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