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定倾
在古老的江南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怀仁的读书人。他虽出身贫寒,却心怀天下,自幼熟读诗书,立志要做一个济世救民的人。然而,命运多舛,他屡试不中,只能靠教书为生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没有放弃对“扶危定倾”这一信念的追求。
有一年,小镇连降暴雨,河水猛涨,堤坝岌岌可危。一夜之间,洪水冲毁了无数房屋,百姓流离失所,哀鸿遍野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镇上的富商们纷纷收拾细软逃往高地,而官府也因无能为力选择袖手旁观。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际,李怀仁站了出来。
他召集乡亲们,说道:“大难当前,我们若各自奔命,则家园必毁!唯有齐心协力,共抗洪灾,才能扶危定倾!”在他的号召下,村民们开始分工合作:青壮年加固堤坝,妇女和老人负责煮饭送粮,孩子们则帮忙传递消息。为了筹集更多物资,李怀仁甚至变卖了自己的藏书,用换来的钱购买粮食分发给受灾的百姓。
经过数日的努力,堤坝终于稳固下来,洪水渐渐退去。小镇虽然满目疮痍,但因为李怀仁的领导与大家的团结,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浩劫。事后,有人问他:“你不过是个穷教书匠,为何要冒这么大风险?”李怀仁微微一笑,答道: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我虽卑微,但也懂得扶危定倾的道理。只有守望相助,才能渡过难关。”
从此,李怀仁成了小镇人心中的英雄。他的事迹被传颂多年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,在困境中挺身而出,守护家园。
扶
危
定
倾
「扶危定倾」出处
《周书·李基传》太祖扶危定倾,威权震主。”
「扶危定倾」解释
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。
「扶危定倾」示句
任用偶误,一切乖方,而欲倚之以~,经营八表,岂不难乎!★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