肤粟股栗

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胆小如鼠的年轻人,名叫阿粟。他从小害怕各种事情:夜晚的风声、树影摇曳,甚至是邻居家的大黄狗都能让他吓得浑身发抖。村里的孩子们常常用“肤粟股栗”来形容他,意思是皮肤起鸡皮疙瘩,大腿颤抖不停。这种嘲笑让阿粟更加自卑,他总是躲在家里不愿出门。

一天,村长召集村民们开会,说山上的古庙最近出现了怪异的现象——每到深夜,庙里就会传来奇怪的声音,像是有人在哭泣,又像是野兽低吼。几个胆大的村民去查看过,却什么也没发现,但回来后都神色慌张,再也不敢提这件事。村长决定找人彻查此事,可没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。这时,有人开玩笑地提议:“让阿粟去吧!反正他‘肤粟股栗’习惯了,也不差这一回。”

虽然是一句戏言,但阿粟听后却感到一股莫名的愤怒和羞耻。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证明自己不是大家口中的胆小鬼。于是,他鼓起勇气站出来,主动请缨前往古庙探个究竟。村民们惊讶不已,同时也为他的勇气鼓掌,当然,更多的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。

夜幕降临,阿粟带着一盏油灯独自上了山。一路上,风吹草动都让他紧张万分,但他咬紧牙关坚持往前走。到了古庙门口时,他深吸一口气,推开了吱呀作响的大门。庙内阴森恐怖,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腐朽的味道。突然,一阵凄厉的哭声从角落传来,阿粟顿时觉得毛骨悚然,双腿几乎支撑不住。然而,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循着声音慢慢靠近。

当他终于看清声音来源时,不由得哑然失笑。原来,那所谓的“鬼哭”只是一只被困在破旧木箱里的小猫发出的哀鸣。阿粟赶紧打开箱子,把瑟瑟发抖的小猫抱了出来,并喂了些水给它喝。随后,他将小猫带回了村子。

第二天,当阿粟把真相告诉村民们时,大家都为之前的取笑感到惭愧。而阿粟也因为这次经历变得更加自信,不再害怕那些曾经令他“肤粟股栗”的事物。从此以后,“肤粟股栗”不再是他的代名词,而是他勇敢面对恐惧的象征。

「肤粟股栗」出处

梁启超《新民说·论私德》夫至以行恶为荣,则洪水猛兽,足喻斯惨耶?君子念此,肤粟股栗矣。”

「肤粟股栗」解释

皮肤上起疙瘩,大腿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
「肤粟股栗」示句

上一篇:肤如凝脂
下一篇:夫妻反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