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子自道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,名叫孔夫子。他精通诗书礼乐,为人谦逊温和,深受镇上百姓的尊敬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坐在自家门前的小院子里读书,路过的人常常能听到他朗朗的诵读声。
有一天,一个年轻人来到镇上,听闻孔夫子的大名,便慕名前来拜访。这位年轻人自恃才学不凡,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,便想通过与孔夫子辩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。他站在孔夫子面前,拱手说道:“夫子,我听说您博古通今、满腹经纶,今日特来请教。请问,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?”
孔夫子微微一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道:“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有智慧呢?”年轻人略加思索,昂首答道:“依我之见,有智慧的人应当能够洞察世事,明辨是非,并且言行一致。”孔夫子点点头,又问:“那你认为自己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呢?”年轻人一愣,随即有些尴尬地低下头,支吾道:“这……我还需努力。”
孔夫子看着年轻人,语重心长地说:“其实你刚才所说的那些话,正是我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。所谓‘夫子自道’,不过是将内心所追求的准则表达出来罢了。真正的智慧,不仅在于认识世界,更在于认识自己。”
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,深深鞠了一躬,感激地说道:“多谢夫子指点!原来智慧并非炫耀才华,而是不断反省和提升自我。”从那以后,他留在镇上跟随孔夫子学习,逐渐成长为一名品行兼优的学者。
而孔夫子依旧每日端坐院中,手捧书卷,用行动诠释着“夫子自道”的真谛。
夫
子
自
道
「夫子自道」出处
《论语·宪问》子曰‘君子有道者三,我无能焉;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’子贡曰‘夫子自道也。’”
「夫子自道」解释
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,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。也用在不好的一面,意思是指摘别人,却正指摘了自己。
「夫子自道」示句
就在那一年所做的《湘累》,实际上就是~”。★郭沫若《学生时代·创造十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