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头著粪
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,有一座古老的寺庙,庙里供奉着一尊庄严的佛像。村民们对这尊佛像十分敬仰,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前来烧香祈福。然而,这座寺庙年久失修,墙壁斑驳,屋顶漏雨,显得有些破败。
一天,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阿强路过寺庙,看到佛像时心生不屑。他觉得佛像不过是一块冰冷的石头,根本没有什么灵验可言。“这些人真是愚昧!”阿强自言自语道,“与其浪费时间拜它,还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情。”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,他居然爬上佛台,在佛像头上放了一团泥巴,然后扬长而去。
第二天清晨,村里的老和尚发现了这一幕。他并没有生气,只是默默地将泥巴取下,并用清水擦拭干净。随后,他对聚集而来的村民说道:“佛像本无言,也无需我们供奉;但我们的尊敬之心却不可丢弃。若以轻慢之心对待圣物,就如同给清净的莲花泼上污水,最终伤害的是自己。”
阿强听到消息后,起初不以为然,甚至嘲笑老和尚太过迂腐。但几天后,他突然遭遇一连串倒霉事:先是田里的庄稼被野猪糟蹋,接着家中的牛病倒了,最后连他自己也跌进泥坑,弄得满身狼狈。这些事情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他隐约意识到,也许当初亵渎佛像的行为触犯了某种无形的规则。
终于,阿强鼓起勇气来到寺庙,向老和尚忏悔。老和尚听后微微一笑,说:“佛祖慈悲为怀,不会计较你的过错。重要的是,你能否从中学到谦卑与敬畏。”阿强深受触动,从此改过自新,不仅积极参与寺庙的修缮工作,还成了村里最虔诚的信徒之一。
后来,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,老和尚总是意味深长地说:“佛头著粪,虽污其表,而不染其心。但人若肆意妄为,则难免蒙尘于己。”
佛
头
著
粪
「佛头著粪」出处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云‘有。’崔云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云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
「佛头著粪」解释
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。
「佛头著粪」示句
拙诗亦见录存,不亦~耶?★苏曼殊《与高天梅论文学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