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
小镇上有个年轻人叫阿诚,他天生性格内向,不善言辞,总是穿着朴素的衣服在镇上的铁匠铺帮忙。尽管他手艺不错,但因为外表不起眼,很少有人主动找他打造器具。一天,一位游方僧人路过小镇,到铁匠铺里歇脚。僧人看着忙碌却略显自卑的阿诚,不禁感叹:“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啊!”
阿诚听后疑惑地问:“大师,这是什么意思?”僧人微微一笑,说道:“寺庙里的佛像之所以受人敬仰,不仅因其庄严慈悲,还因涂了金粉而显得神圣;同样,一个人若想获得别人的尊重,除了内在修养,外在形象也很重要。”阿诚若有所思,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。
第二天,他决定改变自己。他用攒下的钱买了一套整洁体面的衣服,并认真学习如何搭配和打理自己的仪表。渐渐地,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顾客们发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铁匠竟变得如此干练可靠,纷纷慕名而来,生意也越来越红火。
然而,阿诚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。他知道,衣服只是外在,真正留住客人的还是技艺与诚信。于是,他更加努力钻研锻造技术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。几年后,他的铁匠铺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。
多年以后,当那位僧人再次经过小镇时,看到阿诚已成为众人称赞的大师,欣慰地点头道:“当年我只是随口一句,没料到你竟能参透其中深意。记住,无论何时,内外兼修才是立身之本。”阿诚深深鞠了一躬,感激地说:“谢谢大师点拨,让我明白了‘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’的道理。”从此,他继续勤勉工作,成为了一个既受人尊敬又充满智慧的人。
佛
是
金
装
,
人
是
衣
装
「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」出处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。”
「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」解释
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,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。比喻人内里不足,要靠外表。
「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