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为楷模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伯的老教师。他年过六旬,却依然精神矍铄,每天清晨都会准时出现在镇上的小学门口,迎接每一个孩子。李伯从教四十年,不仅学识渊博,而且为人谦和、待人真诚,是全镇居民心目中的“活字典”和道德标杆。
有一天,一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张明来到学校任教。初入职场的他对教学充满热情,但经验不足,常常遇到问题无从下手。一次家长会上,因为沟通不当,张明与一位学生家长发生了争执,这让他倍感挫败,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。就在这个时候,李伯找到了他。
李伯没有直接批评张明,而是带他去了学校的图书馆。在那里,李伯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早年教学中犯过的错误以及如何改进的方法。“每个老师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,”李伯微笑着说,“关键是要学会倾听和反思。”他还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次失败经历:由于误解了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,差点毁掉了那个孩子的未来。从此以后,他便将“以身作则,用心育人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。
听完这些话,张明深受触动。从那以后,他开始更加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,并虚心向李伯请教教学方法。几年后,张明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,而他的学生们也把他视为榜样,就像当年大家把李伯奉为楷模一样。
多年后,当李伯真正退休时,全镇的人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。张明站在台上发言,他说:“李伯不仅是我的老师,更是我人生的引路人。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——那就是用爱与智慧点亮别人的未来。”
从此,“奉为楷模”的故事在这个小镇流传开来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去追求卓越、奉献社会。
奉
为
楷
模
「奉为楷模」出处
鲁迅《坟·论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听说刚勇的拳师,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,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。”
「奉为楷模」解释
楷法式;模模范。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。
「奉为楷模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