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公如法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有一位名叫李诚的年轻官员。他刚从京城调任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担任县令。虽然职位不高,但李诚深知责任重大。他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诲:“为官之道,在于奉公如法。”这句话一直铭记在他的心中。
上任之初,李诚发现村子里的百姓生活困苦,田地荒芜,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,触犯律法。经过调查,他了解到这是因为前任县令贪赃枉法,随意加税,导致民不聊生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李诚暗下决心,一定要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赢得百姓的信任。
一天,一位富商找到李诚,希望他能帮忙解决一桩“麻烦事”。原来,这位富商侵占了村民的耕地,却想通过贿赂让李诚偏袒自己。富商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钱袋,低声说道:“只要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这些就都是您的了。”李诚听后勃然大怒,将钱袋掷还给富商,并厉声道:“我身为朝廷命官,理应奉公如法!你若再敢欺压百姓,休怪我不留情面!”
随后,李诚亲自带领衙役丈量土地,将被侵占的耕地归还给了村民。他还废除了许多苛捐杂税,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发展生产。渐渐地,村民们的生活有了起色,他们对这位清廉公正的县令充满了感激。
几年后,李诚因政绩卓著被提拔回京城任职。临行前,全村百姓自发前来送行,有人捧着自家种的粮食,有人拉着他的手泪流满面。李诚望着这些朴实的面孔,感慨万千。他挥了挥手,说道:“诸位乡亲,我不过是尽了一个官员的本分罢了。今后无论身处何方,我都会牢记‘奉公如法’四个字,不负大家的期望!”
从此,“奉公如法”的故事在那个小村庄流传开来,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。
奉
公
如
法
「奉公如法」出处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则上下平。”
「奉公如法」解释
奉行公事,遵守法令。
「奉公如法」示句
想俺这为官的,都只要~也啊。★元·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