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行草偃

在遥远的青山脚下,有一个小村庄,名叫风息村。这个村庄四面环山,风景秀丽,但村民们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。村里有一位年迈的老者,大家都尊称他为“风伯”。风伯年轻时曾游历四方,见多识广,但他从不炫耀自己的经历,而是以谦逊和智慧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。

一天,村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旅人,他自称是远方的学者,正在寻找传说中的“风行草偃”之地。村民们听后都感到疑惑,纷纷向风伯请教这个成语的含义。风伯微微一笑,说道:“‘风行草偃’出自古语,意思是风吹过时,草木随之倒伏。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,更是一种比喻——当有德行的人出现,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化,追随其行为。”

旅人听完风伯的解释,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他告诉村民们,自己其实是一位被贬谪的官员,因为施行苛政而失去了民心。如今,他想找到一种方法,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。风伯听后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带着旅人来到村外的一片草地。此时正值春风拂面,草地上的嫩草随风摇曳,仿佛在跳动着某种节奏。

风伯指着那些草说:“你看,风来了,草就顺势低头;风走了,草又挺直身躯。它们既柔韧又坚韧,懂得顺应环境,却始终保持本色。治理百姓也是一样,不能只靠强硬的手段,而是要用仁爱之心去感化他们。”旅人深受触动,决定留在风息村学习风伯的智慧。

数月之后,旅人告别了风息村。他回到原来的封地,用温和的方式治理百姓,终于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与爱戴。从此,“风行草偃”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成为了一段关于智慧与仁政的美好佳话。

fēng
xíng
cǎo
yǎn

「风行草偃」出处

《论语·颜渊》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
「风行草偃」解释

偃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
「风行草偃」示句

世俗日浅,小小举措已足以震动一世,使秘书得展其所为,于今日断可以~。★宋·陈亮《又癸卯秋书》
上一篇:风潇雨晦
下一篇:风行革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