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情月思
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春天的风总是带着几分温柔,月亮也似乎比别处更明亮。镇上有位年轻的画师名叫沈明,他生性浪漫,喜欢以自然为灵感作画。然而,他的心中一直缺少一种情感的寄托,总觉得自己的画作虽美,却少了灵魂。

一天傍晚,沈明独自漫步在河边,欣赏着夕阳西下的景色。忽然,他看见一位女子站在桥头,身穿素雅长裙,眉目如画,仿佛与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。她正仰望着天空,似乎在思索什么。沈明被她的气质深深吸引,忍不住拿起随身携带的画板,迅速勾勒出她的轮廓。

第二天,沈明再次来到那座桥边,希望能再次遇见那位女子。果然,她又出现了,手中拿着一本书,神情专注地阅读着。这一次,沈明鼓起勇气上前搭话:“姑娘,请问您是否愿意成为我的画中人?您的风采让我觉得,只有用笔墨才能留住这份美好。”女子莞尔一笑,点头答应了。

从那天起,两人经常相约在湖畔、竹林和庭院中。沈明发现,这位名叫柳思的女子不仅容貌出众,还满腹诗书,对天地万物都有独特的见解。在他的画布上,柳思或倚树沉思,或临水照影,每一个姿态都充满了“风情月思”的韵味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沈明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柳思,而柳思也对他渐生情愫。在一个皎洁的月夜,沈明终于向她表白:“我画过无数山川河流,却唯独无法描绘出你眼中的光芒。你可愿与我共度余生,让我的画笔永远追随你的身影?”柳思低头浅笑,轻声说道:“若你愿意将我的心也绘入画中,我便无怨无悔。”

从此,沈明的画作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,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。人们都说,那是“风情月思”的极致体现,也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。

fēng
qíng
yuè

「风情月思」出处

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合庆》京兆府当年指腹,女贞观重会玉簪。慢写出风情月思,画堂前侑酒承欢。”明·杨柔胜《玉环记·韦皋延宾》记当年与那人初见,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,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,安甜静,乐幽闲。”

「风情月思」解释

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亦作风情月意”。

「风情月思」示句

上一篇:风清月皎
下一篇:风情月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