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前残烛

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,名叫王老汉。他独自一人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,身体早已被岁月侵蚀得像风前残烛一般脆弱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坚持每天到田里劳作,用微薄的收成维持生计。

一天清晨,天空阴沉沉的,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。王老汉披上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,拄着一根竹杖颤巍巍地走向田地。他的邻居李婶看到后劝他说:“老哥啊,你这身子骨还去干什么?天这么冷,别把自己累坏了。”王老汉笑了笑,说:“人虽老了,但总不能坐吃等死吧。只要还能动弹,我就得多干点活儿。”

然而,那一天似乎注定不太平。傍晚时分,乌云密布,狂风夹杂着大雨倾盆而下。村民们纷纷躲进屋里避雨,只有王老汉还在田间忙碌。他想着把最后一垄地翻完再回家,可没想到脚下一滑,整个人摔倒在泥泞中。他挣扎着想站起来,却发现自己的腿已经使不上力气。

就在这时,一个年轻人撑着伞跑了过来。他是村里的小伙子阿强,原本是去镇上买药的,途中看到王老汉倒在地上,便赶忙上前扶起他。“爷爷,您没事吧?快跟我回去!”阿强背起虚弱的王老汉,一路小跑将他送回了家。

回到屋内,阿强帮王老汉擦干衣服、烧了热水,并叮嘱他好好休息。看着这个热心的年轻人,王老汉眼眶湿润了。他感叹道:“我这把老骨头真像风前残烛,随时可能熄灭。可正因为有你们这些好心人,才让我觉得生活还有温暖。”

从那以后,村民们都更加关心王老汉的生活,经常有人主动帮他干活或送些食物。而王老汉也渐渐明白,人生虽然短暂如烛火,但在风雨中,总有善良的人愿意为彼此遮挡寒意。

fēng
qián
cán
zhú

「风前残烛」出处

郭戈《金瓶梅传奇》第十七回常言道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我儿不可逞强。况我已是病弱之体,如那风前残烛,再也经不得事了。”

「风前残烛」解释

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。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。

「风前残烛」示句

上一篇:风平波息
下一篇:风起云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