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木之悲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霖的年轻人。他自幼丧父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母亲勤劳善良,总是在田间劳作,用双手撑起整个家。阿霖虽然生活清贫,但因有母亲的陪伴,他的日子过得温暖而充实。
一年秋天,村外的树林变得金黄,风吹过时落叶纷飞,宛如一幅凄美的画卷。然而,这样的景致却让阿霖感到莫名的惆怅。原来,最近母亲身体每况愈下,连日常的家务都难以完成。阿霖多次劝她休息,可母亲总是笑着说:“我还好,你别担心。”但阿霖知道,母亲的笑容背后藏着疲惫和无奈。
一天傍晚,阿霖从集市回来,提着一篮刚买来的药材。当他推开院门时,却发现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屋檐下等他。他急忙跑进屋里,只见母亲躺在床上,脸色苍白如纸。阿霖慌了神,赶紧请来村里的郎中诊治,但郎中只是摇头叹息,说这是积劳成疾,已无力回天。
几天后,母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。秋风再次吹过那片树林,发出沙沙声响,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。阿霖独自站在母亲的坟前,泪流满面。他想起小时候母亲为他遮风挡雨的身影,也想起她临终前微弱的声音:“孩子,要坚强。”此刻,“风木之悲”四个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中,那种失去至亲的痛苦犹如寒风刺骨,让人喘不过气。
从此以后,阿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,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。他明白,生命虽短暂,但爱可以延续。每当秋风再起,他都会来到那片树林,静静聆听风声,仿佛母亲仍在耳畔轻声叮嘱。
风
木
之
悲
「风木之悲」出处
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元白揣摩》早年失怙,常怀风木之悲;壮岁鼓盆,久虚琴瑟之乐。”
「风木之悲」解释
风木同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「风木之悲」示句
~何及!★清·顾炎武《与李湘北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