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木含悲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年迈的老人李伯和他的儿子李诚。父子俩相依为命,以砍柴为生。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贫,但彼此间的深厚感情让生活充满了温暖。每天清晨,李诚都会陪着父亲一起上山砍柴,而傍晚时分,他们则会坐在院子里的小木凳上,一边吃饭一边聊些家常。

有一天,李诚对父亲说:“爹,我想去城里闯荡一番,听说那里有很多机会。等我赚了钱,就回来接您享福。”李伯沉默了很久,最终点了点头,“孩子,你长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,但一定要记得回家。”带着父亲的叮嘱和不舍,李诚踏上了前往城里的路。

时间如流水般过去,转眼几年过去了。李伯依旧每天独自上山砍柴,只是身边少了那个熟悉的身影,他常常望着远方发呆。村里的邻居偶尔劝他:“李伯啊,别总惦记你儿子了,写信催催他吧。”可李伯总是摇头,“孩子忙,我能理解。”

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改变了一切。那晚,电闪雷鸣,狂风怒吼,整个村庄陷入黑暗之中。第二天清晨,人们发现山上的一棵百年老树被连根拔起,而树下竟压着一个瘦弱的身影——正是李伯。原来,昨晚他为了保护刚种下的新苗,冒险跑到山上,却被倒下的大树砸中。

消息传到城里时,李诚正忙着工作。当他赶回村子时,迎接他的只有父亲冰冷的遗物和村民们叹息的目光。“风木含悲”,这四个字仿佛成了李伯一生的写照。站在父亲坟前,李诚泪流满面,悔恨不已。如果当初没有离开,或许父亲就不会孤单地离去;如果能早些回来,或许还能再见父亲一面。

从那以后,李诚留在了村里,继续守护着父亲曾经热爱的土地。他种下了更多的树苗,并给它们取名“风木”。每当风吹过树林,他都仿佛听到了父亲低沉的声音,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爱。

fēng
hán
bēi

「风木含悲」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
「风木含悲」解释

比喻因父母亡故,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。

「风木含悲」示句

先父公弼,作宦黄州,因而流寓岐亭,不幸~,年来独与妻房柳氏,谐其伉俪。★明·汪廷讷《狮吼记·叙别》
上一篇:风流冤孽
下一篇:风马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