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吹马耳
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,生活着一个年轻的牧马人阿勒。他从小与马为伴,精通驯马之术,是远近闻名的好手。然而,阿勒有个特别的习惯:每当有人试图给他建议或劝告时,他总是微笑着点头,却从不放在心上。村里的老人们常说他“风吹马耳”,意思是外界的话对他来说就像风一样,左耳朵进右耳朵出,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决定。
一天,一位游历四方的智者路过草原,见到阿勒正在训练一匹烈马。那匹马桀骜不驯,几次差点将阿勒甩下背来,但阿勒毫不气馁,一遍又一遍地尝试。智者忍不住走上前,对他说:“小伙子,这匹马性子太烈,你这样硬来只会伤了自己。不如先用柔和的方式慢慢引导它。”阿勒听了,只是笑了笑,说:“谢谢您的建议,但我自有办法。”说完,他又继续和那匹马较劲。
几天后,阿勒终于成功驯服了那匹烈马,他兴奋地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,引来众人的赞叹。然而,就在他得意洋洋之时,那匹马突然受惊狂奔,把阿勒重重摔在地上。幸好并无大碍,但这次经历让阿勒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是否真的正确。
第二天,阿勒主动找到那位智者,请教如何更好地与马相处。智者看着阿勒,意味深长地说:“马如人心,需要理解而非强求。若一味只凭蛮力,终究会适得其反。”阿勒恍然大悟,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方式,不仅学会了更温和的驯马技巧,也逐渐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。
后来,“风吹马耳”的故事成了草原上的佳话。人们提到阿勒时,不再嘲笑他的倔强,而是称赞他知错能改、虚心学习的品质。而阿勒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不是所有的风都可以忽略,有时候,风带来的声音可能正是成长的关键。
风
吹
马
耳
「风吹马耳」出处
克非《春潮急》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,他都当成风吹马耳。”
「风吹马耳」解释
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。
「风吹马耳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