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笔直书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书生,名叫李寒。他自幼酷爱读书,尤其擅长书法和写作。然而,尽管他的文采飞扬,却因为性格耿直,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。那些考官们更喜欢阿谀奉承的文章,而不是直言不讳、针砭时弊的文字。
一天,小镇上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:朝廷派来了一位贪婪无度的新知县,此人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,百姓苦不堪言。许多人敢怒不敢言,只能暗地里叹息。李寒得知后,内心激荡不已。他决定用自己的笔为百姓发声,揭露这位知县的罪行。
夜深人静之时,李寒坐在书桌前,点燃一盏油灯,铺开宣纸。他提起毛笔,蘸满浓墨,心中涌动着正义与愤怒的力量。他没有犹豫,也没有畏惧,而是奋笔直书,将知县如何欺压百姓、横征暴敛的种种恶行一一记录下来。每一个字都刚劲有力,仿佛带着雷霆之势;每一句话都如刀剑般锋利,直指问题的核心。
天亮之后,李寒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省城的一家知名报社。不久,这篇文章被刊登出来,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朝野震动,连皇帝也听说了这件事。经过调查,那位知县最终被革职查办,小镇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安宁。
后来,有人问李寒:“你当时不怕遭到报复吗?”李寒微微一笑,说道:“若我因害怕而沉默,那还有谁会站出来呢?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。”从此,“奋笔直书”不仅成为一句成语,也成为人们对他勇气与担当的最好赞誉。
奋
笔
直
书
「奋笔直书」出处
清·墨憨斋《醒名花》第十四回贤侄今日,奋笔直书,如行云流水,珠玑错落,俊爽之才,有同健鹰之摩秋汉,真命世杰也,与古人何多让焉,将来正未可量。”
「奋笔直书」解释
奋笔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同奋笔疾书”。
「奋笔直书」示句
于是那幕友~春霆军门雅蜀”,见了的人,无不是想笑不敢笑。★高阳《慈禧全传》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