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骨糜身

在古老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忠诚与牺牲的传说。故事发生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,村子里有一位名叫阿烈的年轻人。他自幼父母双亡,由村里的长辈抚养长大。虽然生活清贫,但阿烈心地善良,总是愿意为他人付出。他常说:“若能以我一命换全村平安,我必毫不犹豫。”

一天,敌军攻入了附近的城镇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消息传来,村民们陷入了恐慌。就在此时,一位年迈的老者告诉众人,敌军首领有一块神秘的玉佩,据说戴上它的人可以刀枪不入。然而,这块玉佩只有用“粉骨糜身”的决心才能破解其力量——也就是说,必须有人甘愿牺牲自己,彻底摧毁玉佩,才能拯救更多的人。

阿烈听后,毅然站了出来。他对村民们说:“我从小受大家照顾,如今正是报恩的时候。我愿意去面对敌军首领,哪怕粉身碎骨,也要保护我们的家园。”尽管众人百般劝阻,但阿烈态度坚决。他带上一把祖传的匕首,在夜色中悄悄离开了村子。

经过数日跋涉,阿烈终于潜入了敌军营地。他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,成功接近了敌军首领,并趁其不备夺下了那块玉佩。然而,就在他试图摧毁玉佩时,敌军发现了他的行踪。面对重重包围,阿烈毫不犹豫地将匕首刺向自己的胸膛,用生命的力量激活了玉佩的诅咒机制。刹那间,玉佩化为齑粉,而阿烈的身体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敌军因失去了护身符而士气大减,最终被联军击溃。村民们得知阿烈的事迹后,无不潸然泪下。他们为阿烈立了一座石碑,上面刻着“粉骨糜身,义薄云天”八个大字,以此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。从此以后,这个故事代代相传,成为山村永恒的精神象征。

fěn
shēn

「粉骨糜身」出处

宋·岳飞《奏乞解军务札子》苟非木石,宁不自知?每誓粉骨糜身,以图报称。”

「粉骨糜身」解释

犹言粉骨碎身。

「粉骨糜身」示句

上一篇:粉骨糜躯
下一篇:粉墨登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