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香扫地

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,有一座被遗忘的祠堂。祠堂虽已破败,但依然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。镇上的年轻人早已不再记得这里,只有年迈的老人偶尔提起,祠堂曾是村民们祈福和祭祖的重要场所。

一天,一个名叫李然的年轻人回到了故乡。他从小便跟随父母搬离了小镇,在城市里长大。这次回来,是为了处理老家的一些事务。在闲逛时,他无意间发现了那座祠堂。虽然大门紧闭,但从门缝中透出的微弱光影让他心生好奇。他推开门,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,昏暗的光线中,满地尘土与蛛网映入眼帘。

李然站在门口犹豫片刻,却突然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“焚香扫地,是对先人最朴素的敬意。”于是,他决定为这座荒废的祠堂做点什么。他找来工具,将祠堂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。他还特地买来了几束香,在祠堂中央点燃,袅袅青烟升腾而起,仿佛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灵魂。

就在他忙碌的时候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进来。老者是村里的长者,见到李然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“孩子,你做得很好啊,”老者感慨道,“我已经很多年没看到有人愿意为祠堂付出心血了。”

随后,老者讲述了祠堂的历史以及它对村民的重要性。原来,这座祠堂不仅承载着祖先的记忆,还见证了无数代人的团结与奋斗。听完这些故事,李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意识到,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清理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
从那天起,李然决定定期回到小镇,维护这座祠堂,并向更多人讲述它的故事。渐渐地,祠堂重新成为村民们聚集的地方,大家再次学会了如何用“焚香扫地”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尊重与怀念。

fén
xiāng
sǎo

「焚香扫地」出处
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韦应物立性高洁,鲜食寡欲,所居焚香扫地而坐。”

「焚香扫地」解释

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。

「焚香扫地」示句

河间先生典校秘书廿余年,学问文章名满天下……~,杜门著述而已。★清·盛时彦《〈阅微草堂笔记〉跋》
上一篇:焚香顶礼
下一篇:粉骨碎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