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林而畋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小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。这里风景如画,村民们依靠山林中的资源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然而,村子里有个年轻人名叫阿烈,他性格急躁,总想着用最快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收获。
一年冬天,寒冷异常,粮食储备不足让村民们陷入困境。阿烈看着枯黄的草木和空荡荡的仓库,突然灵机一动。“既然猎物藏在森林深处难以捕捉,不如放一把火,把它们逼出来!”他对大家说道,“这样一来,我们既能捕到猎物,又能开垦出更多耕地。”尽管一些年长者劝阻说这种做法会毁掉山林,但饥寒交迫的村民们最终还是同意了阿烈的计划。
第二天清晨,阿烈点燃了第一束干草,火焰迅速蔓延开来,浓烟滚滚升腾。惊慌失措的野兽从树林中逃窜,村民们欢呼着围捕这些猎物。短短几个小时,他们就满载而归,似乎解决了眼前的危机。然而,当大火熄灭后,眼前的一切却令所有人目瞪口呆——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成了一片焦土,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和厚厚的灰烬。
春天来了,但没有树木阻挡风雨,洪水冲刷着山坡,将肥沃的泥土卷入河流;夏天到了,骄阳炙烤着裸露的土地,连庄稼也无法生长。更糟糕的是,失去了栖息地的动物再也不会回来,曾经富饶的小村庄变得贫瘠不堪。村民们这才意识到,他们的短视行为不仅毁掉了自然的馈赠,也断送了自己的未来。
多年后,阿烈站在荒凉的山丘上,望着远方叹息道:“‘焚林而畋’虽然带来了短暂的丰收,却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”他决定带领幸存的村民重新种植树木,修复家园,希望下一代能够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:贪婪与急功近利只会带来毁灭,唯有尊重自然,才能长久生存。
焚
林
而
畋
「焚林而畋」出处
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焚林而畋,明年无兽;竭泽而鱼,明年无鱼。”
「焚林而畋」解释
比喻取之不留余地,只顾眼前利益,不顾长远利益。
「焚林而畋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