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文未取
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叔的木匠。他手艺精湛,无论是雕刻精美的家具还是修建结实耐用的房屋,都远近闻名。然而,李叔有个特别的习惯:每当有人找他帮忙做些小物件或修理东西时,他总是分文未取,只笑着说:“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”
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。他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,手里拿着一块木头,怯生生地敲开了李叔的门。“请问,您能帮我把这个木头做成拐杖吗?我年纪大了,腿脚不便,但实在没钱付给您。”老人低声说道,脸上满是愧疚。
李叔看了看那块粗糙的木头,又看了看老人布满皱纹的脸,点点头说:“没问题,您稍等片刻。”说完,他拿起工具开始忙碌起来。不到两个小时,一根光滑结实、顶端还雕着简单花纹的拐杖就完成了。老人接过拐杖,连声道谢,并从包袱里掏出几枚硬币递给李叔。李叔却摆摆手,坚决不肯收下,“我说了,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,这拐杖就算我的一点心意吧。”
几天后,老人再次来到李叔家,这次他带来了一篮新鲜的水果。“这是我自家种的,虽然不值什么钱,但也是我的一片感激之情。”老人真诚地说道。李叔推辞不过,只好收下了这份礼物。
随着时间流逝,李叔“分文未取”的善举渐渐传遍了整个小镇。大家纷纷效仿他的行为,在生活中互帮互助,不再计较得失。而李叔依旧每天埋头于自己的木工活儿中,用一双巧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后来,有人问李叔为什么愿意免费帮助别人,他笑着回答:“钱财固然重要,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谊更加珍贵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少一点算计,多一点付出,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。”
分
文
未
取
「分文未取」出处
无
「分文未取」解释
一个钱也不要。比喻不计报酬。同分文不取”。
「分文未取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