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文不值
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人。他从小聪明伶俐,却总喜欢耍小聪明,占别人便宜。镇上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,虽然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,但内心并不信任他。一天,阿福从集市上买了一件古董花瓶,卖家吹得天花乱坠,说这花瓶价值连城。阿福信以为真,用自己攒了许久的钱将它买了下来。
回到家后,阿福越看越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,于是决定第二天拿去给镇上的鉴定师老李看看。老李是远近闻名的鉴宝专家,任何宝贝到了他手里都能辨出真假。然而,当阿福兴冲冲地把花瓶递给老李时,老李只扫了一眼,便摇了摇头:“这是赝品,分文不值。”听到这句话,阿福如遭雷击,半天没缓过神来。
失落之余,阿福不甘心,又跑到其他地方询问,结果无一例外,所有人都告诉他,这个花瓶毫无价值。他愤怒地回到家中,盯着那个花瓶发呆,心中满是懊恼和羞愧。这时,邻居王大爷路过看到他的神情,便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。阿福叹着气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,最后苦笑着说:“我真是愚蠢至极,居然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个‘分文不值’的东西!”
王大爷听后哈哈一笑,拍了拍阿福的肩膀,说道:“小伙子,其实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个花瓶,而是明白了做人不能贪图小利。如果你总是想着占便宜,迟早会吃大亏。与其纠结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,不如吸取教训,脚踏实地做事。”
阿福听了王大爷的话,若有所思。从那以后,他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,不再投机取巧,而是认真学习手艺,努力工作。几年后,他成为镇上有名的工匠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而那个“分文不值”的花瓶,则被他放在书架上,作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提醒。
分
文
不
值
「分文不值」出处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》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;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。”
「分文不值」解释
形容毫无价值。
「分文不值」示句
这个东西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