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寸之末

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远的年轻人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却性格急躁,常常因为一时冲动而惹出麻烦。尽管如此,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。

一天,李远听说镇上的老学者王夫子要举办一场关于“分寸”的讲座。据说,这位夫子通晓古今智慧,能教会人们如何在言行中把握分寸。李远觉得这是个机会,便决定去听一听。那天晚上,夫子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分寸之末,看似微不足道,却是成败的关键。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止步,在关键时刻收手,才能避免悔恨。”这番话让李远若有所思。

几天后,李远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。他的朋友张诚想请他帮忙向一位富商讨债,但对方态度强硬,双方争执不下。张诚愤怒不已,提议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。李远想起夫子的话,劝阻了张诚,并主动提出由自己尝试与富商谈判。经过冷静分析,他发现富商并非完全拒绝还钱,只是希望分期支付。最终,通过耐心沟通,他们达成了协议,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冲突。

这件事之后,李远逐渐明白了什么是“分寸之末”。他开始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,在面对困难时不再鲁莽行事。渐渐地,他不仅赢得了朋友们的信任,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。

多年以后,当李远成为镇上的调解员时,他常对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,并引用夫子的那句话:“分寸之末,虽小犹大。唯有守住分寸,方能成就人生的大局。”

fēn
cùn
zhī

「分寸之末」出处

南朝·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宁当争分寸之末,竞锥刀之利哉?”

「分寸之末」解释

比喻微少、细小。

「分寸之末」示句

上一篇:费力劳心
下一篇:分别部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