吠影吠声
在一座宁静的小村庄里,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。村子里有一条老狗名叫阿黄,它虽然年迈,但总是精神抖擞,是村里最忠诚的守护者。然而,阿黄有个习惯:只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,或者看到模糊的影子晃动,它就会大声吠叫起来。其他狗听到它的叫声,也会跟着一起狂吠,整个村子顿时变得喧闹不已。
一天傍晚,夕阳染红了天空,村民们都忙着准备晚饭。突然,阿黄从角落里窜出来,对着一棵大树下的阴影不停地吼叫。那不过是一片树叶被风吹得摇曳,投射出的斑驳影子,但在阿黄眼中却成了可疑的入侵者。很快,附近的狗闻声赶来,纷纷加入这场“战斗”。它们越叫越激烈,声音此起彼伏,似乎真的遇到了什么可怕的敌人。
村民们听到狗群的嘈杂声,也纷纷跑出来查看情况。有的人拿着锄头,有的人提着灯笼,还有小孩子紧紧抓着父母的衣角,满脸紧张。“是不是有野兽进村了?”有人低声问道。可当大家走近一看,却发现只是一群狗围着一个空荡荡的树影乱叫。原来,所谓的“危险”根本不存在。
村长摇头笑道:“这就是‘吠影吠声’啊!一只狗虚张声势,其他狗盲目附和,结果把大家都吓到了。”他转身对村民们说,“我们做人做事也要引以为戒,不要像这些狗一样,听风就是雨,盲目跟风只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恐慌。”
从那以后,村民们常常拿这件事当作笑谈,同时也记住了其中的道理。而阿黄呢?它依然每天巡逻着村子,只是偶尔会停下来思考一下——自己的吠叫是否真的有意义。
吠
影
吠
声
「吠影吠声」出处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谚云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’。”
「吠影吠声」解释
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
「吠影吠声」示句
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,又何尝想到民族,只要一吠有骨头吃,便~了。★《鲁迅书信集·致杨霁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