吠非其主
在一座宁静的小村庄里,有一只名叫阿黄的狗。阿黄从小便被村里的老李头收养,成了他忠实的伙伴。每天清晨,阿黄都会陪着老李头去田间劳作,傍晚再一起回家。它对老李头十分忠诚,对外人却异常警惕,只要有人靠近院子,就立刻汪汪大叫。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商人,自称是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。村民们热情好客,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中。然而,当商人走到老李头家门口时,阿黄却突然冲出来狂吠不止。尽管商人试图安抚,但阿黄依然不依不饶,甚至咬住了商人的裤脚。老李头见状赶忙上前喝止,并向商人道歉,可商人的脸上却露出了尴尬又复杂的神情。
当晚,商人被安排住在另一户村民家中。而就在深夜,村子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喊叫声。原来,那商人竟是附近城镇通缉已久的盗贼,专门假扮过路旅客混入村庄行窃。幸好阿黄及时识破了他的身份,让村民们提前提高了警惕,避免了一场损失。
事后,老李头摸着阿黄的脑袋感叹道:“真是‘吠非其主’啊!你这小家伙,比我们这些人都聪明。”从此以后,阿黄成了村里的英雄,村民们也更加信任这只机智勇敢的狗。而对于阿黄来说,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况,它始终铭记自己的职责——保护主人、守护家园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“吠非其主”并非简单的敌意或无端攻击,而是源于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与忠诚心。真正的智慧,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生命之中。
吠
非
其
主
「吠非其主」出处
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。狗固吠非其主也。”
「吠非其主」解释
吠狗叫。狗朝着外人乱叫。旧比喻各为其主。
「吠非其主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