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愚则诬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:村后那片密林中藏有一面神秘的“明镜石”,据说它能照出人的真实本性。若心怀恶意或愚昧无知,石上会显现扭曲丑陋的影像;而内心纯净且智慧者,则会看到清晰美好的自己。然而,多年来无人敢踏入密林验证这一传说,因为大家都害怕面对最真实的自己。
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个年轻人叫阿言。他聪明伶俐,但性格傲慢,总喜欢嘲笑别人不够机智。听闻“明镜石”的故事后,他嗤之以鼻:“不过是个愚人的把戏罢了!我倒要看看,这石头能不能认出我的才华。”于是,他不顾村民劝阻,独自走进了密林。

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,阿言终于找到了那块被称为“明镜石”的巨石。他站在石前,自信满满地注视着它的表面。然而,当他的目光触及石面时,他愣住了——石上竟然映出了一个陌生而可笑的形象!那是一个满脸讥讽、趾高气昂的人,完全不像他心目中那个睿智优雅的自己。

阿言愤怒地喊道:“这是假象!一定是某种幻术!”他试图转身离开,却发现自己的双脚仿佛被钉住了一样动弹不得。就在此时,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:“孩子,你为何如此抗拒真相?”

回头一看,一位白发老者正站在那里,慈祥地看着他。阿言皱眉问道:“什么真相?这石头只会污蔑人!”老者微微一笑,说道:“非愚则诬,此乃人性之两端。你既不愿承认自己的愚昧,又无法接受自己可能伤害过他人,这才是你的桎梏啊。”

阿言沉默良久,最终低下头,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。当他再次看向明镜石时,石上的影像逐渐变得柔和起来,似乎在向他点头微笑……

fēi

「非愚则诬」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
「非愚则诬」解释

诬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
「非愚则诬」示句

上一篇:菲食薄衣
下一篇:非同儿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