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檐走壁
夜色如墨,月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,映出一片银白。江湖人称“影狐”的侠盗正准备施展他的绝技——飞檐走壁。他身穿一袭黑衣,身形矫健如燕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仿佛能穿透黑暗。今晚,他要潜入一座戒备森严的府邸,取回被贪官污吏夺走的百姓田契。
影狐站在府邸外的一棵大树上,深吸一口气,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。他轻轻一跃,脚尖点在墙头,随即借助腰力腾空而起,整个人如同一只灵巧的飞鸟,在屋檐间穿梭自如。他的动作轻盈无声,连瓦片都没有发出丝毫响动。守卫们手持长矛来回巡逻,却根本察觉不到头顶上的危险。
进入内院后,影狐发现这里布满了机关陷阱。但他早有准备,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,他迅速判断出哪里是安全路径,哪里隐藏着致命危机。他像一阵风般掠过庭院,避开所有障碍,最终来到书房门前。门锁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,片刻之后,他便推门而入。
书房里烛火未熄,显然主人刚刚离开不久。影狐快速翻找书柜和暗格,终于在一个隐蔽的抽屉中找到了那叠珍贵的田契。就在他将田契收入怀中的瞬间,外面传来了脚步声。他眉头一皱,知道时间紧迫,必须立刻撤离。
影狐再次施展飞檐走壁的本领,从窗户跃出,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。等到府邸内的守卫反应过来时,他已经跑得无影无踪。第二天清晨,当村民们收到失而复得的田契时,无不感激这位神秘的大侠。而影狐,则继续隐匿于江湖之中,等待下一次行侠仗义的机会。
飞
檐
走
壁
「飞檐走壁」出处
元·刘唐卿《降桑椹蔡顺奉母》第一折醉了时丢砖掠瓦,到晚来飞檐走壁。”
「飞檐走壁」解释
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
「飞檐走壁」示句
且说时迁是个~的人,不从正路入城,夜间越墙而过。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