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刍挽粟
在古代的一个偏远小国,连年战乱使得百姓苦不堪言。这一年,敌军再次来犯,边境告急,而城中的粮草却已所剩无几。面对如此危局,年轻的将军李昊临危受命,负责筹集粮草以支持守城之需。
李昊深知时间紧迫,若按常规方法从各地调集粮食,必定延误战机。他想起了一种高效运输物资的策略——“飞刍挽粟”。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快速运送粮草,但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点,却需要智慧与胆识。经过彻夜思考,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:一方面派遣轻骑兵沿路征集民间存粮;另一方面利用河流水道,组织船只昼夜兼程运送粮草。
行动开始后,李昊亲自率领一队精锐士兵奔赴乡间,号召村民捐献余粮,并承诺战后加倍补偿。同时,他还安排信使快马加鞭通知附近城镇协助筹备物资。而对于水上运输,他命令工匠加固旧船,又招募熟悉水性的船夫参与工作。在他的统筹下,粮草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,源源不断地向都城汇聚。
几天后,当敌军抵达城下时,他们惊讶地发现,这座看似孤立无援的小城竟储备充足,士气高昂。原来,“飞刍挽粟”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,更激发了全城军民团结抗敌的决心。最终,在内外夹击之下,敌军仓皇撤退,小国得以保全。
战后,李昊因功勋卓著被封为护国大将军。他站在城楼上,望着恢复生机的土地,感慨万千。“飞刍挽粟”,不仅是一种战术,更是一种精神——只要心怀信念,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。
飞
刍
挽
粟
「飞刍挽粟」出处
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又使天下飞刍挽粟。”
「飞刍挽粟」解释
飞形容极快;刍饲料;挽拉车或船;粟小米,泛指粮食。指迅速运送粮草。
「飞刍挽粟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