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言高论
在古代的一个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李言的书生。他天资聪颖,博览群书,却因为性格孤傲,常常让人敬而远之。李言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村中的茶馆里“放言高论”,谈论天下大事和古今兴衰。每次他一开口,总能引得众人侧目倾听,但他的言论有时过于激进,甚至有些脱离实际,所以大家虽然佩服他的学识,却也对他的观点心存疑虑。
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外地商人,自称是京城来的珠宝商,随身携带了许多珍贵的宝物。他声称要寻找一位真正有智慧的人,将这些宝物赠予他。村民们听后纷纷推荐李言,认为他是村里最有见识的人。商人听闻后便邀请李言到茶馆详谈。
见面后,李言果然不负众望,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见解。从治国安邦之道到个人修身齐家,他旁征博引、妙语连珠,把商人听得连连点头。然而,当商人问起如何辨别真假珠宝时,李言却哑口无言——原来,他从未接触过实物,只凭书本知识纸上谈兵。商人微微一笑,说道:“先生确实才思敏捷,但若无实践经验,再高的言论也不过是空中楼阁。”
李言听后羞愧难当,意识到自己过去的“放言高论”不过是浮夸的表现。自那以后,他开始脚踏实地,不仅读书,还主动参与农事、走访四方,积累了丰富的阅历。几年后,他再次回到茶馆,与人交谈时依旧充满智慧,但内容更加贴近生活,令人信服。
从此,“放言高论”的李言变成了“务实求真”的智者,成为村民们真正信赖的导师。而那个商人留下的珠宝,则被他用来修建了一座学堂,供后人学习成长。
放
言
高
论
「放言高论」出处
宋·苏轼《荀卿论》尝读《孔子世家》,观其言语文章,循循莫不有规矩,不敢放言高论。”
「放言高论」解释
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。
「放言高论」示句
见集于都下诸名士,终日惟酒食游戏征逐,~,自负不可一世。★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李延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