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饭流歠
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:每年秋收之后,村民们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“放饭流歠”仪式。这个仪式源于一个传说——据说曾经有一位善良的农夫,在饥荒年间将自家所有的粮食分给了饥饿的村民,而他自己却因劳累和饥饿去世。为了纪念他的无私精神,后人便以“放饭流歠”的方式表达感恩与分享。
这一年,村里的年轻人李安第一次被选为仪式的主持者。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。仪式当天清晨,天刚蒙蒙亮,他就带领大家把新收获的稻米煮成香气扑鼻的大锅饭,并准备了许多热汤。按照传统,“放饭流歠”不仅是要让每个人吃饱,更重要的是要将多余的饭菜分给路过的旅人或需要帮助的人。
正午时分,广场上聚集了全村老少,大家围坐在长桌旁享用美食。这时,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进村子。他的脸上布满风霜,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。李安立刻迎上前去,恭敬地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和一勺鲜美的汤。“老人家,请您慢用,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。”老人接过碗,眼中闪烁着泪光,连声道谢。
就在仪式即将结束时,突然有人发现粮仓旁边多了一袋沉甸甸的谷物,还有一封匿名信。信中写道:“感谢你们的慷慨,我曾是那个接受恩惠的旅人,如今生活好转,愿以此回馈。”村民们读完信,无不感动万分。他们意识到,“放饭流歠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,更是一种爱与善意的传递。
从那以后,李安更加坚定了传承这一习俗的决心。他知道,每一次的分享,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就像那位老人一样,最终也将温暖带回了这个小山村。
放
饭
流
歠
「放饭流歠」出处
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不能三年之丧,而缌小功之察;放饭流歠,而问无齿决,是之谓不知务。”
「放饭流歠」解释
歠喝,饮。大口吃饭,大口喝汤。旧指没有礼貌。
「放饭流歠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