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谋杜断

唐朝初年,天下初定,百废待兴。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,广纳贤才,其中房玄龄和杜如晦便是他最为倚重的两位谋臣。他们一个善于谋划,一个果断决断,二人配合默契,被后人誉为“房谋杜断”。

有一年,边疆突厥屡次进犯,百姓苦不堪言。朝堂之上,众臣争论不休,有人主张议和,有人坚持出兵,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。这时,房玄龄站了出来,他详细分析了敌我形势,指出突厥虽然兵力强大,但内部矛盾重重,若能利用其弱点分化瓦解,则可事半功倍。他的计划缜密周全,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

然而,就在大家对是否实施这一策略犹豫不决时,杜如晦挺身而出。他冷静地说道:“房大人之计甚妙,但战机稍纵即逝,我们必须迅速行动!若再拖延,恐生变故。”他斩钉截铁的态度打消了众人的顾虑,最终促使唐太宗拍板定案,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进行离间,同时调集精锐部队准备迎战。

不出所料,突厥果然中计,内部纷争加剧,士气大减。而此时,唐朝大军趁机出击,一举击溃敌军,彻底平定了边患。消息传回长安,举国欢腾。唐太宗感慨道:“房玄龄善谋,杜如晦善断,二位爱卿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!”

从此,“房谋杜断”成为美谈,流传千古。人们不仅赞叹他们的才华与智慧,更敬佩他们彼此信任、通力合作的精神。在这个故事中,我们看到,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,都需要果断的执行才能成功;而任何英明的决策,也离不开深思熟虑的谋划。两者相辅相成,方能成就大业。

fáng
móu
duàn

「房谋杜断」出处

《旧唐书·房玄龄杜如晦传论》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,则曰‘非如晦莫能筹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从龄之策也。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谋。”

「房谋杜断」解释

指唐太宗时,名相房玄龄多谋,杜如晦善断。两人同心济谋,传为美谈。

「房谋杜断」示句

房谋兼杜断,萧律继曹遵。★元雅琥《上执政四十韵》
上一篇:防微杜衅
下一篇:防患未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