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叫齐岚的小国。这个国家山清水秀,人民安居乐业。然而,齐岚的国王齐桓却是个极度自负的人。他喜欢听赞美之词,厌恶任何批评的声音。他认为,只要不让百姓议论朝政,国家就能长治久安。于是,他颁布了一道严苛的法令:任何人不得对朝廷政策发表不满言论,违者将受到重罚。

法令一出,举国上下顿时噤若寒蝉。百姓们不敢多言,甚至连私下闲聊也变得小心翼翼。齐桓看到街头巷尾一片安静,心中颇为得意,以为自己的统治已经稳固无比。然而,他没有意识到,这种表面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
有一天,齐岚国的一条大河突然决堤,洪水肆虐,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。百姓们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。然而,由于之前禁止议论的法令,没有人敢向朝廷报告灾情,更没有人敢提出应对之策。齐桓依旧每日饮酒作乐,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陷入混乱。

一位年迈的老臣终于按捺不住,冒死进宫求见齐桓。他跪在地上,颤抖着说:“陛下,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啊!河水决堤尚可疏导,但民心一旦被压制,后果将比洪水更加可怕。”齐桓听后猛然醒悟,立刻下令废除禁言法令,并亲自前往灾区指挥救援工作。

经过这次教训,齐桓彻底改变了执政方式。他开始鼓励百姓畅所欲言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在他的努力下,齐岚国逐渐恢复了生机,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而那句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也成了后世警示统治者的至理名言。

fáng
mín
zhī
kǒu
,
shèn
fáng
chuān

「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」出处

《国语·周语上》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
「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」解释

防阻止;甚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桅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

「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」示句

上一篇:防微杜渐
下一篇:防心摄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