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骖并路
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两个小国——青云国和赤霞国。两国接壤,山水相连,但因为资源有限,多年来一直为了争夺边境的一片肥沃土地而争执不休。这片土地被称为“方骖之地”,因其形状像一辆马车的双辕并行,故得此名。

某一年,青云国的新君主登基,他年轻有为,却也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。他决定尝试与赤霞国和谈,以结束数十年的纷争。于是,他派遣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大臣李怀远作为使者前往赤霞国。与此同时,赤霞国的老国王也厌倦了连年的战乱,派出了自己的亲信谋士赵子谦迎接使团。

两位使者在方骖之地的中央搭起了帐篷,开始了谈判。起初,双方各执己见,互不相让。然而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李怀远与赵子谦发现彼此竟然是多年前同窗读书的好友。这份久违的情谊让他们放下了敌对的姿态,开始坦诚交流。

经过几天几夜的商讨,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:将方骖之地划分为两部分,但并不设立明确边界,而是共同开发、共享收益。两国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耕种,并合作修建水利工程,造福更多的人。这种创新的合作方式被后人称为“方骖并路”,意指双方携手共进,开辟新的道路。

最终,青云国与赤霞国签署了和平协议,结束了长期的对抗。方骖之地成为了繁荣的象征,而“方骖并路”则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,提醒世人唯有团结协作,才能创造真正的共赢。

fāng
cān
bìng

「方骖并路」出处

《宋书·王景文传论》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,倾覆之灾,庶几可免。”

「方骖并路」解释

犹并驾齐驱。

「方骖并路」示句

及太和之辰,虽复崇尚文雅,~,多乖往辙。★《周书·庚信传论》
上一篇:方寸已乱
下一篇:梵册贝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