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颜极谏
在古代的一个小国里,有一位正直的大臣名叫李昭。他以忠诚和智慧闻名于朝野,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敢于“犯颜极谏”的勇气。无论君王的决策是否正确,只要他认为对国家不利,便会挺身而出,直言进谏。
一天,国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国事。原来,邻国派使者送来了一封挑衅信,要求小国割让边境的一片肥沃土地,否则便要发动战争。许多大臣害怕战争带来的破坏,纷纷劝说国王妥协。然而,李昭却站了出来,高声说道:“陛下,此地乃我国根基所在,若轻易割让,不仅百姓流离失所,更会让敌国得寸进尺!”
国王听后脸色一沉,不满地说道:“难道你不知兵戈一起,生灵涂炭?朕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!”李昭毫不退缩,继续说道:“陛下仁德之心可嘉,但忍让并不能换来长久和平。唯有据理力争、严阵以待,才能震慑敌人,保家卫国。”他的言辞恳切而坚定,令满朝文武为之动容。
最终,国王被李昭的忠诚与胆识打动,采纳了他的建议,并加强了边防力量。不久之后,邻国见小国态度坚决且备战充分,果然放弃了侵略计划,转而寻求和平谈判。
事后,有人问李昭:“你明知触怒龙颜可能招致杀身之祸,为何还敢如此直谏?”李昭微微一笑,答道:“为臣者,当以社稷为重。若因畏惧而缄默不语,才是真正的失职。”从此,“犯颜极谏”的故事成为佳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忠臣义士。
犯
颜
极
谏
「犯颜极谏」出处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「犯颜极谏」解释
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「犯颜极谏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