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无二门
在一座古老的山城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法无二门”的故事。这座山城虽不大,却因地理位置特殊,成为商贾往来的重要枢纽。然而,随着繁荣而来的,是各种纠纷和争执。为了维持秩序,山城设立了一座公堂,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县令主持裁决。
一天,两个商人来到公堂前争论不休。一个是本地的布商李掌柜,另一个是外地来的茶商张老板。原来,他们之前签订了一份合约,约定用一批上等茶叶交换同等价值的丝绸。但当货物交付时,双方却对质量和数量产生了分歧。李掌柜认为茶叶不够新鲜,而张老板则坚称丝绸比约定的少了几匹。
老县令听完两人的陈述后,并没有急于下结论,而是缓缓说道:“法无二门,理只一条。既然你们都相信公堂能解决问题,那就请按照事实与契约来说话。”他命令手下将当初签订的合约取来仔细查看,同时派人分别去查验茶叶和丝绸的实际状况。
经过一番调查,真相浮出水面:茶叶确实因为长途运输稍显陈旧,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;而丝绸的数量则确实少了两匹,似乎是装货时疏忽所致。面对铁证,李掌柜低头承认自己未尽检查之责,而张老板也坦白自己未能提供最新鲜的茶叶。
最终,老县令做出裁定:张老板需补偿两匹丝绸的价值,而李掌柜则要支付部分费用以弥补茶叶损耗。他还告诫两人,“法无二门”意味着世间的是非曲直应遵循统一标准,不能因个人利益而偏颇。只有诚信为本,才能长久合作。
从那以后,山城的商人们更加注重契约精神,彼此间的交易也变得更加公平和谐。而“法无二门”的道理,也被一代代传颂下去,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准则。
法
无
二
门
「法无二门」出处
《金史·高德基传》有犯罪当死者,宰相欲从末减。德基曰‘法无二门,失出犹失入也。’不从。”
「法无二门」解释
指法律统一,前后一致,不能随意变通。同法出一门”。
「法无二门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