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外施仁
在一座偏远的小镇上,有一位严厉而公正的县令李大人。他以铁面无私闻名,从不徇私枉法。然而,有一天,一件特殊的案子摆在他的面前,让他陷入了两难。
一名年轻农夫因偷窃邻村富户的一袋米被押送到公堂。经过审问得知,这位农夫家中母亲病重,孩子饥饿难耐,迫于无奈才铤而走险。按照律法,偷盗者应受杖刑并赔偿损失。但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、满脸愧疚的年轻人,李大人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忍。
退堂后,李大人独自坐在书房沉思。他明白,若依法严惩,这个家庭可能就此破碎;但如果放任不管,又会破坏法律的威严。这时,他的师爷轻声劝道:“大人,百姓皆知您执法如山,但有时‘法外施仁’也是一种智慧。”这句话点醒了李大人。
第二天升堂时,李大人宣布了判决:农夫需为富户无偿做工三个月,用劳动偿还所失之物。同时,他还派人送去一些粮食和药材,帮助农夫一家渡过难关。他对众人说道:“法不容情,但人可有情。今日我虽破例宽恕,却希望诸位铭记,守法才是长久之道。”
消息传开后,百姓纷纷称赞李大人既维护了法律尊严,又展现了人性光辉。那名农夫感激涕零,从此改过自新,努力工作,成为乡里敬重之人。而“法外施仁”的故事,也在这片土地上传颂开来,提醒人们法律之外,还有温暖与宽容。
法
外
施
仁
「法外施仁」出处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当朝的圣人最恼的贪官污吏,也还算法外施仁,止于把他革职,发往军台效力。”
「法外施仁」解释
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。
「法外施仁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