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童一马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,一个叫阿童,另一个叫小马。阿童聪明机灵,总能想出各种奇妙的点子;而小马则憨厚老实,力气大得惊人。虽然两人性格不同,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,形影不离,就像成语“二童一马”所形容的那样亲密无间。
一天,村里传来消息,说山上出现了一只凶猛的野猪,经常跑到田地里糟蹋庄稼。村民们对此束手无策,因为这只野猪狡猾又强壮,没人敢轻易靠近它。阿童和小马听后决定联手解决这个问题,保护村民们的农田。
阿童仔细观察了几天,发现野猪每天傍晚都会从同一个地方下山进入田地。“我们不能硬碰硬,”阿童对小马说道,“我们可以设个陷阱,让它自己掉进去。”小马点点头,表示赞同。于是,他们找来一些木板、绳索和干草,在野猪必经之路上挖了一个深坑,并用干草掩盖起来。
第二天清晨,当太阳刚刚升起时,两人兴奋地跑到陷阱边查看,果然看到那只野猪被困在坑里挣扎。小马用他强大的力量搬来一块大石头压住坑口,防止野猪逃脱,而阿童则迅速跑回村里通知大人。村民们闻讯赶来,将野猪安全捕获并放归远方的森林。
从此以后,村里的庄稼再也没有被破坏过,大家都夸赞阿童和小马是村里的英雄。两人也因此更加珍惜彼此的友谊,因为他们明白,正是因为智慧与力量的结合,才让他们成功完成了这次任务。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村里流传许久的佳话,正应了那句古老的成语——“二童一马”,象征着团结合作的力量。
二
童
一
马
「二童一马」出处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「二童一马」解释
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「二童一马」示句
烦借问,~,几时入尉瞻仪?★宋·刘克庄《汉宫春·陈尚书生日》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