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三其德
在一座古老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李诚的年轻人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但性格却有些优柔寡断,常常因为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而被人诟病。村里的人常说他“二三其德”,意思是他的品行和主张总是摇摆不定,缺乏坚定的信念。
有一天,村子里来了一位游方道士。这位道士精通占卜之术,声称能预测未来。村民们纷纷前去请教,李诚也不例外。他向道士问道:“大师,我这一生是否会有大成就?”道士看了他一眼,微微一笑,说:“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但若想有所作为,必须改掉‘二三其德’的毛病。”
李诚听后心中一震。他回到家反复思索道士的话,决定从今以后做一个有主见、不轻易改变立场的人。不久之后,村里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,庄稼枯萎,粮食短缺。面对危机,村长召集大家商议对策,有人提议挖井取水,有人建议迁徙到其他地方,还有人主张等待天降甘霖。争论激烈之际,李诚站了出来。
他冷静地分析道:“挖井虽然辛苦,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;迁徙风险太大,而且新地方未必适合我们生存;至于等待雨水,那只是赌博,不可靠。”最终,他力排众议,说服村民一起努力开凿水井。经过数日的辛勤劳作,他们终于找到了水源,缓解了干旱带来的困境。
从此以后,李诚成为村里的核心人物,大家都佩服他的果敢与智慧。而他也明白了,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,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。“二三其德”不再是他的标签,而是他成长路上的一个警钟,时刻提醒着他要脚踏实地,持之以恒。
二
三
其
德
「二三其德」出处
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”
「二三其德」解释
二三不专一。形容三心二意。
「二三其德」示句
我旧许甘家二郎,因家贫远途,遂绝耗问。近方归,复闻郎家~,背弃前盟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阿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