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缶钟惑
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阿钟的年轻工匠。他以制作陶器为生,手艺精湛,尤其擅长制作一种名为“缶”的古老乐器。阿钟虽然技艺高超,但他却有个怪癖:每次制作完一件作品后,总会陷入深深的疑惑中,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完美。

有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游方商人。这位商人见多识广,听说了阿钟的名声,便特意登门拜访,希望能定制两件特殊的缶。商人说:“我要的不是普通的缶,而是能发出天籁之音的杰作。”阿钟听后既兴奋又忐忑,他知道这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,但同时也担心无法达到对方的期望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阿钟废寝忘食地工作。他选用了最好的陶土,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,并反复调试缶的音色。然而,当他终于完成第一件缶时,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他敲击缶身,声音清脆悦耳,可他仍然不满意。于是,他又开始制作第二件缶,希望用对比找到问题所在。

当两件缶都完成后,阿钟将它们摆在桌上,一遍又一遍地敲击、比较。他越听越迷茫,甚至分不清哪一件更好。这时,商人如期而至。看到两件精美的缶,商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但阿钟却皱着眉头说道:“抱歉,我实在不知道哪一件更符合您的要求。”

商人哈哈大笑,说道:“这就是‘二缶钟惑’啊!其实,这两件缶都非常出色,只是你过于追求完美,才会迷失其中。”阿钟愣住了,细细品味商人的这句话,恍然大悟。从此以后,他学会了接受自己的努力成果,不再被无谓的困惑束缚。

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小镇,人们纷纷称赞阿钟的才华和智慧。而那两件缶,则成为镇上的瑰宝,提醒着每个人:有时候,适度的满足比无休止的苛求更重要。

èr
fǒu
zhōng
huò

「二缶钟惑」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地》以二缶钟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”

「二缶钟惑」解释

二疑,不明确;缶、钟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

「二缶钟惑」示句

己既自迷,又使他人沦陷,陷入迷惘,岂直~而已乎?★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