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鬓厮磨
在江南的一座小镇上,青石板路蜿蜒曲折,小桥流水人家,处处透着诗意。小镇的尽头有一家古旧的书铺,老板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,人们都唤他“林先生”。林先生有个孙女名叫小念,自幼聪慧伶俐,常伴他左右,耳鬓厮磨间,两人感情深厚。
小念最喜欢的事情,就是在清晨阳光洒满庭院时,为爷爷泡上一壶茶,然后坐在书铺的柜台旁翻阅那些泛黄的书籍。她总爱问爷爷:“这些故事里的人都去哪儿了?”林先生总是笑眯眯地回答:“他们啊,藏在字里行间,等着你去发现呢。”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,两人的生活平静而温馨。
然而,有一天,一个陌生男子走进了书铺。他身穿锦衣华服,举止优雅,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郁。他自称是从远方来的商人,想要收购一些珍贵的古籍。林先生热情接待了他,但当对方提出要买下一册祖传的手抄本《诗经》时,小念却坚决反对。这本《诗经》是爷爷最珍视的东西,也是她与爷爷共同回忆的一部分。
那晚,小念忍不住向爷爷表达了担忧:“爷爷,我觉得那个人不像好人,他为什么要我们的《诗经》?”林先生叹了口气,摸了摸她的头,说:“孩子,人心复杂,我们只能守住自己的本分。无论别人如何,我们都要坚持做正确的事。”小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第二天,陌生男子再次来到书铺,这次他的语气更加迫切,甚至开出了令人咋舌的价格。但林先生依旧婉言谢绝。男子离开后,小念悄悄跟了上去,发现他竟偷偷将一本奇怪的书留在了书铺门口。她急忙跑回家告诉爷爷,林先生看了看那本书,摇头叹道:“这是一本蛊惑人心的邪书,幸好你及时发现。”
从此以后,书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,而小念也更加珍惜与爷爷相处的时光。她明白,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宝贵,比如亲情,比如那份耳鬓厮磨间的温暖。
耳
鬓
厮
磨
「耳鬓厮磨」出处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,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
「耳鬓厮磨」解释
鬓鬓发;厮互相;磨擦。耳与鬓发互相摩擦。形容相处亲密。
「耳鬓厮磨」示句
自此~,亲同形影。★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