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衣恶食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家境贫寒,从小便习惯了“恶衣恶食”的生活。他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,一日三餐也常常只是粗茶淡饭。然而,阿诚并不抱怨,反而心怀感恩,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,却能让他更懂得珍惜。
一天,村里来了个衣着华丽的商人。他骑着高头大马,身后跟着几个挑担的随从,显得威风凛凛。村里的人都围上去看热闹,羡慕地议论纷纷:“看人家穿的、吃的,那才叫生活!哪像我们,天天恶衣恶食。”阿诚站在人群外,默默地看着这一切,没有靠近。
商人注意到了阿诚,见他衣衫褴褛但神情坦然,不禁好奇地问道:“年轻人,你为何不羡慕我的富贵?”阿诚笑了笑,回答说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。我虽恶衣恶食,但内心满足;您虽锦衣玉食,却未必快乐。”商人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大笑:“有意思!那你可愿跟我去城里,过更好的生活?”
阿诚摇头拒绝了:“我生于此,长于此,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安心。如果为了追求浮华而背离本心,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毫无意义。”商人听后若有所思,最终留下一些银两帮助村民改善生活,然后离开了。
多年以后,阿诚依旧过着简单的生活。他用自己的双手开垦荒地,种植粮食,还教会了村民们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。尽管他们的生活依然朴素,但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比任何珍馐美味都更加珍贵。阿诚始终相信,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表的光鲜,而在于内心的富足与安宁。
恶
衣
恶
食
「恶衣恶食」出处
《论语·里仁》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「恶衣恶食」解释
恶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「恶衣恶食」示句
君子忧道不忧贫,士志于道,而耻~者,未足与议。★章炳麟《论读经有利而无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