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湿居下
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福的年轻人。他性格懒散,做事总是拖拖拉拉,对生活也没有什么追求。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坏习惯:讨厌潮湿的地方,却又偏偏喜欢住在低洼的茅草屋里。每到雨季,他的屋子就会漏水,甚至积水,但他却从不修缮,也不愿意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去住。
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一位游方道士。这位道士见多识广,听说了阿福的事情后,便特意来到他的茅草屋前查看情况。当时正值大雨过后,屋内满是泥泞,阿福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凳上发呆。道士摇摇头,说道:“年轻人,《恶湿居下》的道理你可曾听过?你明知道这里不适合居住,为何还要固执己见?”

阿福听了这话,不以为然地回答:“这房子虽然不好,但毕竟住了这么多年,搬走太麻烦了。”道士叹了口气,说:“人生如逆水行舟,若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,又如何能摆脱困境呢?”说完,他递给阿福一颗小小的种子,并叮嘱道,“将它种在高处的土地上,用心照料,或许你能从中领悟些什么。”

阿福半信半疑地按照道士的话去做。他爬上山坡,找到一块干燥向阳的土地,把种子埋了进去。从此以后,他每天都要走上一段路去浇水、施肥。渐渐地,那颗种子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小树苗,而阿福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待在这片清新的环境中。最终,他决定彻底离开那个阴暗潮湿的茅草屋,在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新家。

几年后,当道士再次路过这个村庄时,看到阿福正在自家门前忙碌,周围绿树成荫,环境宜人。阿福感激地对道士说:“多亏您的指点,我才明白‘恶湿居下’不仅是一种选择,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。”道士微笑着点头,飘然离去。

shī
湿
xià

「恶湿居下」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今恶辱而居不仁,是犹恶湿而居下住。”

「恶湿居下」解释

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。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。

「恶湿居下」示句

上一篇:扼吭夺食
下一篇:恶贯满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