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不去善

在一座宁静的小村庄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勤劳善良,总是乐于帮助邻里,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。然而,村里也有一个与他截然相反的人——恶霸刘三。刘三蛮横无理,经常欺负弱小,村民们对他又恨又怕,却无人敢站出来反抗。

一天,村子里来了一位游方僧人。他身披灰色袈裟,手持禅杖,目光深邃而平和。僧人在村口休息时,阿诚正好挑水经过,便主动上前递上一碗清水。僧人接过水后,微笑着说道:“你心存善念,必有福报。”与此同时,刘三正巧路过,听到这话嗤之以鼻,嘲讽道:“哼!什么善念?这世道,只有强者才能活得自在!”

僧人并未生气,而是缓缓说道:“恶不去善,纵使强横一时,终将自食其果。”刘三冷笑一声,扬长而去。当晚,他趁着夜色闯入一户人家偷窃财物,不料被主人发现。双方争执间,刘三失手将对方推倒,导致那人重伤。事情败露后,村民们联合起来将刘三送交官府,从此他再也没能回到村子。

另一边,阿诚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某年洪水泛滥,冲毁了许多房屋,阿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,为受灾的乡亲们修缮家园。他的善举感动了更多人,大家齐心协力,很快重建了村庄。

多年以后,那位僧人再次路过村庄,看到这里欣欣向荣,不禁点头赞许。他找到已两鬓斑白的阿诚,问道:“还记得我当年说过的话吗?”阿诚笑着回答:“记得,恶不去善。我相信,只要坚持做好事,总会带来希望。”僧人听罢,满意地离去,留下阿诚继续守护这片充满温暖的土地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环境如何恶劣,都应坚守内心的善良。正如成语“恶不去善”所言,邪恶无法掩盖美好,真正的力量源于善意与真诚。

shàn

「恶不去善」出处

《左传·哀公五年》私仇不及公,好不废过,恶不众善,义之经也。”

「恶不去善」解释

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。

「恶不去善」示句

上一篇:扼吭拊背
下一篇:恶叉白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