扼腕长叹
夜色如墨,冷风穿行在古老的街巷中,带来一丝萧瑟的气息。李承安独自坐在昏黄的油灯下,手中握着一封已经被揉皱的信笺。他的眼神黯淡无光,眉头紧锁,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。
这封信来自边关,是他的挚友兼同袍赵子骁寄来的最后一封家书。信中写道,敌军压境,城池即将失守,而援军迟迟未到。赵子骁在信末平静地表示,自己将与城共存亡,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们这些为国捐躯的人。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,刺痛了李承安的心。
“为何?为何朝廷迟迟不发兵救援?”李承安低声喃喃,声音沙哑而悲愤。他猛地站起身,双手重重拍在桌上,油灯摇曳,光影在他脸上忽明忽暗。他回想起年少时与赵子骁并肩作战的日子,那些意气风发、热血沸腾的岁月如今却显得如此遥远。
他缓缓走到窗前,望着漆黑的天幕,脑海中浮现出赵子骁最后的身影——那个曾经豪迈爽朗的汉子,此刻或许正浴血奋战,甚至已经倒下。想到这里,李承安忍不住扼腕长叹:“天妒英才!若非奸臣当道,延误军机,子骁又怎会落得这般结局!”
叹息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屋内,李承安的眼眶湿润了。他知道,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大局,但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揭露朝堂上的腐败,让赵子骁的牺牲不至于白白浪费。他擦去眼角的泪水,重新坐回桌前,提笔疾书,将满腔的愤怒化作文字,准备上奏皇帝。
窗外寒风依旧,但李承安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。他明白,只有行动才能告慰逝者,也唯有坚持正义,才能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。
扼
腕
长
叹
「扼腕长叹」出处
《晋书·刘琨传》臣所以泣血宵吟,扼腕长叹者也。”
「扼腕长叹」解释
用手握腕,长声叹息。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。
「扼腕长叹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