扼襟控咽
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座名为青石关的险要之地。这里山势陡峭,道路狭窄,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,素有“扼襟控咽”之称。正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历代兵家都将此地视为战略要冲。

这一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一位年轻的将军李承风奉命镇守青石关,以抵御敌军的进攻。他深知此地的重要性,若青石关失守,敌军便可长驱直入,直逼京城。因此,他日夜巡视城防,与士兵同吃同住,鼓舞士气。

不久后,敌军果然来犯。数万敌军如潮水般涌向青石关,战鼓震天,杀声四起。然而,青石关地势险峻,敌军虽众,却难以展开兵力。李承风站在城楼上,冷静指挥,弓箭手、投石机轮番上阵,将敌军一次次击退。

敌军见强攻不成,便改为围困。他们断绝了青石关的粮草供应,企图迫使守军投降。面对困境,李承风并未慌乱。他派人秘密从小路运送粮食,并发动士兵挖掘井水,确保城内供给不断。同时,他还利用夜色掩护,派出精锐小队骚扰敌营,令敌军疲惫不堪。

经过三个月的僵持,敌军终于支撑不住,开始撤退。李承风抓住机会,率军追击,大获全胜。从此,青石关的威名更加响亮,而李承风也因成功“扼襟控咽”,保住了国家的咽喉要道,被封为护国大将军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人生的关键时刻,只有牢牢把握住重要的节点,才能扭转乾坤,赢得最终的胜利。

è
jīn
kòng
yān

「扼襟控咽」出处

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扼襟控咽,屏藩表里,名城池为金汤,役诸侯为奴隶。”

「扼襟控咽」解释

比喻据守险要之地。

「扼襟控咽」示句

上一篇:婀娜多姿
下一篇:恶尘无染